12月16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赛果公布,汕头大学《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生成长质量全程追踪评价体系》项目(作者:黎子华、黄晓青、黄麟翔、许海杰、陈漫、张晓雯、詹炜杰、庄桂银,指导老师:辛岗)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二等奖。这是我校近年来参加全国 “挑战杯”获得的最好成绩。
本届竞赛以“挑战筑梦,科创报国”为主题,经过省级比赛、全国初评和复审,共有213所高校的447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涵盖能源化工、机械与控制、生命科学、经济、法律等11个学科门类,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半年多来,经过校赛、省赛和国赛的层层选拔,汕大《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生成长质量全程追踪评价体系》项目经过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同学们的反复修改打磨,并经历终审决赛的公开展示、现场答辩、评委问辩等重重考验,最终凭借突出的综合优势和出色的答辩表现喜获二等奖。。
本次获奖项目《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生成长质量全程追踪评价体系》的研究,旨在构建追踪评价体系并评估汕头大学医学院毕业生专业成长质量。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临床医生专业成长过程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建设网络平台,并形成信度效度兼具的问卷调查体系与访谈体系,剖析临床医生成长过程中能力特征及动态变化,最终评价培养单位的医学教育质量,并为课程改革提供实证依据。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主体的课题组同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调研,科学分析,不断创新,积极推进成果转化。调研覆盖医学院13个年级学生,共回收1772份有效问卷,有效展开43场访谈。研究文章被《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等4个国内医学教育核心期刊发表或录用,两篇文章正投向《Medical Education》等SCI国际期刊,申请专利2项。课题组同学曾受新加坡亚太医学教育会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教育会议、北大医学·教育论坛邀请,作口头汇报或壁报展示,并在今年暑假向屠呦呦团队专家廖福龙教授和何伟教授作汇报并交流意见。
竞赛期间,团省委党组成员、省团校党委书记潘剑勇,学校部部长廖庆春专门来到我校作品展位看望参赛师生,并与师生进行亲切交流,潘剑勇充分肯定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并为大家加油鼓劲。
“挑战杯”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学生科技创新赛事,并成为部分大学排行榜创新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指标。首届“挑战杯”竞赛在1989年举办于清华大学,至今已连续举办16届,实行校赛、省赛、国赛三级办赛模式。30年来,“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走出了2位院士、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一大批青年学子通过“挑战杯”竞赛涵育了科学精神、接受了科学启蒙、激发了科创热情,为走上科创成才道路打下了良好基础。近年来每届竞赛都吸引2000余所高校、200余万大学生参与,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校团委) 文 金洁纯 图16级临床医学 黎子华 责编 吴斌